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摘录]做出好决定

2021.02.02

1. 你的人生由你决定


1.1选择决定成败

决策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你可以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你只能控制决策的过程,不能控制决策的结果。


1.2 理性决策的六个步骤

只要有可能就要运用理性的决策过程。

理性决策有六个标准的步骤:

1. 识别和确定问题。当现状和渴望的状态存在差异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2. 确认决策标准。这一步让决策者分清在决策过程中什么是相关的、什么是重要的。把我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念、目标和个人喜好纳入决策过程。在理想的决策过程中,任何没有在这一步列入的因素都是我的无关因素,因此也对决策结果没有多大影响。不同人的决策标准不一样,所以会出现处在相似处境中的两个人做出完全不同的决定。我们暂且不关心他人的评判标准的优劣。

3. 评估标准。评估上一步确定的标准,为它们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列出一个先后顺序。

4. 制订备选方案。这一步需要决策者制订可以解决问题的所有备选方案。

5. 评估每一个备选方案。通过和步骤2的标准进行对比,对每个方案仔细分析评估,得出每个方案的优缺点。

6. 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


1.3 要做到理性很难


你永远都不会获得决策所需的所有信息。如果你获得了所有的信息,那么这就是一个已知的结论,而非决策了。——佚名


误差偏见后面讲。


2. 我是高效的决策者吗?


自测一下

理性与价值观在不断拉扯,比较中立。
不愿意冒险
差不多先生,但是赚钱的时候会疯狂后悔决定,太贪了。
我认为命运由我自己掌控,有更强烈的欲望去改善决定。
重度拖延
特别易冲动
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过度自信


3. 克服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倾向和错误


太多了,好习惯没几个,坏毛病一堆。挑几个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来写。 先写我觉得目前的我自己有的偏差:


过度自信

认识到我有过度自信的倾向。
在考虑超出我专业范围的事情时,注意我有可能会出现过度自信。 寻找我的预测或是答案有可能出错的原因。


惰性


对于一些琐事,做决定不要太纠结。

对于重要的决策,可以试试给自己强加限制、创建自动的“行动”策略和预先的承诺。


为什么会引起拖延症呢?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研究表明,可能存在很多因素:脆弱的自尊、害怕犯错、过于追求完美、渴望获得控制权、缺乏动力、组织能力差以及经常觉得时间充裕。不过很多研究表明,拖延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矛盾心理。如果一个方案在所有重要方面都要优于另一个方案,决策者就不会产生矛盾心理,做决定也会很简单。然而由于每个方案都存在优缺点,人们经常会出现矛盾心里,让做决定变得困难,他们因此推迟做决定,以寻找更多的支撑信息或是备选方案。当你面对多个相似的方案时,就会倾向于避免做决定,继续收集更多的信息。

尽管克服拖延症很困难,但还是有一些措施可以采取。对于一些小决定,你可以告诉自己“不要着急,只是一个决定而已“。例如,点菜,看电影这些决定通常都不值得过分去担忧。在做重大决定时,可以尝试为自己设置一些限制。例如,你可以给事情设置一个最后完成的限制,如果做不到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和尴尬。如果你这个最后期限能向其他人公开,效果就会更好。这里还有一个强加自我限制的例子,如果想要减肥,可以去只供应汤和沙拉的餐厅,而不要去那些甜品点。

另一些克服惰性的途径包括创建自动的“行动“策略和预先的承诺。如果你参加一周两次的健身课程,并预付六个月的定金给教练,你参加该类课程的频率就会大大提高。


4. 高效决策的十二条建议


没有目标就没有决策

了解我的价值观和优先项
认识我的目标
定期检查选择是否偏离目标

确立目标第一步,先从评估我的价值观和优先项开始。什么是重要的?抛开一切社会压力和社会规范。即使每个人都说,成功即意味着拥有一幢坐落在几亩地上的大宅。对我而言,我真的是想赚一个亿?成为富豪吗?1年后我希望在哪里呢?10年后呢?30年后呢?在确定目标时,越清晰越具体,就能越容易地评估正在做的这些决定是否让我实现了这些目标。同样,剔除那些使我远离这些目标的选项也就更容易。最后需要定期复查,不要偏离轨道,及时拉回来。


有时,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在哪些时候应该这样呢?什么都不做与我们在第三部分所谈到的拖延症又有什么区别呢?先回答第二个问题。

拖延是一个推迟做事的普遍倾向,而这里的什么都不做是指为了做某些事情,而刻意拖延,这是一个主动的选择,一个积极的、有计划的努力。

有四种情况:

  • 当我们情绪高涨时,我们的理性受到恐惧、愤怒、喜悦或者一些类似的情绪影响时,我们会出现决策失误。

  • 在危机时刻,当一位医生建议你去做手术的时候,去咨询另一位医生是一个回避马上决策的优良策略。

  • 当我们缺乏信息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源来判断别的方案是否更好,坚持不变是个好选择。用已知来代替未知。

  • 如果我在做决定的时候压力很大,那么就适时放下这个决定,平静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压力下做出的决定往往会产生相当多的遗憾。

(面对推销时,什么都不做是首选。因为此情况出现了三个警示点——情感、信息缺乏以及受到压力。)


选择不做决定也是一种决定

什么都不做就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决定。这个决定合理吗? 精明的决策者能够认识到维持现状和改变一样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个无所作为的维持现状的成本是多少呢? 我们需要证明为什么不应该采取别的备选方案,而是继续眼前的道路?

(理性决策中我们必须积极地决定,找出现状的不足。如果不是特别明显,就把它当作问题解决。有研究表明,在短期人们可能会后悔做决定,但从长远来看,不做决定的遗憾更多。)


当下的决定严重限制未来的决定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你所有的知识都是关于过去的,你的所有决定都是针对未来的。——I.E. 威尔森


在上下文中考虑决定。
展望今天的行动带来的未来的后果。
把现在的决定与未来的目标联系在一起。

(例如,你选择哪个大学专业看似无关紧要,但它很有可能会决定你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而这将决定你在哪里生活,赚多少钱甚至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一个女人跟谁结婚将决定她住在哪里,房子有多大,在哪里购物,主要与哪些人做朋友,如何度过晚上,去哪里休假,她的孩子上什么样的大学,甚至她会被埋在哪里)


人生很长,可关键的决定就那么几个

把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重要的决定中去。
重要的决定是那些改变生活,对长远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决定。
改变生活的决定往往会随着年龄而变化。

一个决定对未来的影响越大,它的重要性就越大。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决定往往是一瞬间做出的,并没有对它们的长期影响做过充分的思考。 当我们70岁或者80岁的时候,回首那些塑造我们生活的关键时刻,也许不太可能能够想到选择一台电脑、一辆车或者一个度假胜地。然而,许多人花大量时间去担心和分析类似的决策,却花很少的时间去注意那些真正关系重大的决定。

(回忆这两年来发生在我身上的巨变的源头,竟然是那个下午,我在图书馆里面打开了一本书的封面。)


高效的决策者知道什么时候适可而止


信息超载导致信息封锁。它并不会让你富有,反而会让你贫瘠。——P. 德鲁克


专注我的目标
接受我几乎永远不可能得到所有信息的事实
花点时间来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反思
当继续努力不再可能产生任何有价值的选项时,做出我的最终选择

(如果我的目标是明确连贯的,就不太可能继续搜索无用的信息,会有准备地评估新信息是否重要。海量信息无法穷尽。对于重要和复杂的决策,用纸笔进行分析,花点时间思考。思考困境时休息一下,也许回来就有了新的想法。最后,如何定义信息适量?当我判断进一步搜索信息不再可能产生任何有价值的选项时,手里的选项至少有一个满意的选择,如果还是不确定,不妨问自己,获取更多的选项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是否一定能够给我带来更好的选择呢?)


给自己的选项,不要超过六个

选择越多,出现遗憾的可能性越大。
限制选择项可以增加幸福感。
降低期望值同样也可以增加幸福感。
纠结过去的决定只会浪费我的时间。
不是所有的决定都需要后续跟进。 投入更多的时间到重要的决策上面去,特别是那些存在好几个相似备选方案的决定。 在不可逆的决定上多花点时间。

后悔的四种情况:

  • 一是有反馈,后悔自己选方案和未选方案之间所产生的比较。如果不知道决定结果如何,就不会后悔。
  • 二是一堆方案的吸引力差不多相同,决策十分困难,而自己选的方案结果不好,就可能出现后悔。
  • 三是很快就能知道决定的结果,可能会后悔。
  • 四是一个决定越是不可逆,后果越不理想,那么我对这个决定的后悔程度就越高。

成功人士懂得冒险

本章写给那些不愿意承担的风险的人来看,好的,就是写给我的(笑)

拥抱变化
了解我的风险承受能力
承担恰当的风险(承担计算过的风险,不要赌博)

(当寻求增加收益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规避风险,而寻求避免损失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追求风险。为了挽回或者避免损失,我们似乎特别愿意承担很大的风险。例如,炒股者倾向于过早地卖出赚钱的股票,而不愿意卖出有损失的股票。当投资出现收益的时候,我们经常因为卖的过早而错过未来可能获得的收益。反正,当股票下跌时,我们常常幻想股票会反弹,并承受进一步亏损的可能性,就是不愿意接受目前的亏损。)

(不要忘记三元和演员……)


是人就会犯错

这原则真是环环相扣啊。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要特别警惕拖延倾向。
寻求小的成功或小的改进。
经验可以改进策略,但是……***经验可以是一种资产,也可以是一种负担。***要知道,经验可能导致傲慢和自负。
面对新情况,需要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时,要淡化经验。
处理常规问题可以依赖经验。


我所属的文化决定了我的决策风格


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做的事情。——圣安波罗修


不要以为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做决定的方式与我一样。
尽管决策理论推崇理性,但它是存在文化偏见的。
在良好的决策不是通过理性来做出的地方,我就应该根据当地的文化调整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