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内容分为讨论优绩主义在本人生活中的表现、了解宗教后如何利用宗教的观念来对抗优绩主义的危害。我并非信徒,偶然在生活里得到老师点拨,中学时在画室学画画听闻老师讲大乘佛法,初识我执,工作后有幸遇到老师引领学习汉地佛法,因缘际会终于渐渐放下从小被灌输的对宗教的偏见,增加了一些浅薄的认识,为了精进、修正自己的理解而提笔强写了这一篇读后感。
优绩主义,顾名思义是将优秀与人的努力挂钩,以人得到的结果来评判一个人是否优秀。
从中学开始,我便在学校里面接受着由优绩主义主导的教育。比如整个年级是按成绩进行分班制,每次月考考场座位也按成绩进行排序。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对于这种排序并没有强烈的反对,回想原因大概有许多:一是从小被教育要听老师、学校的安排,我们的抗议也没有作用,那么就这么办呗。二是按成绩排座位、分班对于好学生来说是一种荣耀的象征,坐在一考场的第一个座位的感觉就像是站在奥运会的颁奖台。三是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是自己的责任。由于不够聪明、不够努力或者偶尔填错了答题卡(也会归咎为粗心大意不够认真)而取得了不理想的成绩,那么就要承担考砸之后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轻视的后果。
同时,在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里面,我也接受着“努力就会胜利”的观念的教育。老师在课堂上会表扬进步的同学,学校的奖项也设置了最佳进步奖,还有同学之间流传的各种“谁谁开学测试考的不好,一学期后逆转成年级第一、区第一”的故事。就连回校的优秀学长学姐也会讲述,曾经我在哪些学科上遇到了什么障碍,通过努力克服障碍取得了更好的成绩的故事。
在这样的教育系统里,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譬如成绩一直优秀的学生在某次大考里考砸了?成绩差的学生无法走“读书上名校找工作”这条路径,那么就应该放弃读书吗?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抱着“努力就会得到回报”这种信念的学生参加选拔性考试,无论是竞赛、中高考和考研或者面试(从概率上来说通过此类选拔的人是少数人),没有得到理想结果的学生应该怎么面对这样的结果?
开始工作,进入社会后,我在职场和生活里面也受到优绩主义的影响。当财富、地位与人的努力、才智挂钩后,自然而然形成这样的判断:富人由于勤劳聪明致富,穷人由于懒惰愚笨而无法致富。面对与之相反的控诉“家族荫庇下的二代并没有付出努力就凭借血缘得到了生活”,“穷人再三努力却因为不幸的命运失去了一切”,坚信优绩主义的人有另一套反对意见,即“富不过三代”背后所代表的,财富必定会根据人的能力重新分配,而每个人对于分配结果都必须承担责任。
优绩主义并非简单地”奖励了胜出者,打击了失败者“的赢家通吃,而是让赢家继续投入到激烈的竞争中来保有自己的胜利成果,让输家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贬低之中,唯一出路也是通过提升能力投入竞争来转败为赢。优绩主义充分让人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可以获得胜利,而失败者由于自身犯了某些错误,自己也理应承受犯错的代价。
桑德尔写优绩主义在宗教里的表现,举出基督教里的一个辩论:信徒能否凭借遵守教义和善行来主动求得救赎?还说是上帝并不主张除恶扬善,只是完全自由、随机地决定被救赎的对象?如果说人可以凭借多做好事来获得进入天堂的资格,那么进入天堂这个结果便不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自我努力的结果,由此否定了上帝的全能,那么恶盈满贯的人只要购买大量的赎罪券即可净化一切罪孽?如果说人的虔诚善心不能得到上帝的青睐,全然凭借未知莫测的神意决定,那么人是否还有坚持信仰的必要?百无禁忌和苦修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在神学大全里,作者解答”为何世界上存在义人受苦,恶人得赦“这个问题提出了“善人存在一定的罪过,恶人存在一定的善行。上帝由于仁慈而赦免人的罪过,同时也在惩罚中净化善良的信徒。”引入人的自由意志之后,人可以不必遵循正义,但选择作恶的人就需要承担被惩罚的责任。此种观点在优绩主义和天命论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人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赎罪,但是上帝仍然掌握了宽恕的决定权。
想要克服优绩主义带来的弊端,引入不确定性是一种办法,不确定性分担了失败者的责任,也分割了成功者的功绩。
除去基督教中拟人化的天主形象,佛教追求的至高无上的境界并不是一位全知全能的佛祖,而是追求一切遍智,成就无上菩提心。爱因斯坦曾经把这类宗教的追求称为宇宙宗教情感,因为没有什么拟人化的上帝观念同它对应。这类的信徒感到人的欲望和目标皆属徒然,而自然中的法则、思维世界的秩序令人敬畏惊叹。
上面写了优绩主义在基督教信徒的表现中为“努力行善事就是为了恩赐与回报”,同样的这个观点也非常类似佛教里面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那么佛教又怎么回答“善人受苦,恶人得赦”的问题呢。我认为虽然佛教中因果论的逻辑是有因必有果,但是因不能通过数量来简单衡量,因果之间的转换关系也不能绝对定论,所以仍然保留了不确定性。
优绩主义的表现在佛教看来是一种我执,由于不去念想生命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不去思考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把无常看作常,于是对于我生异常执着。人对于成绩、财富和地位的追求,在佛教中属于贪。人坚信通过努力就能得到结果,譬如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没有学不懂的科目,则是我执生我慢的体现。而人对于阻碍其获得名利功勋的因缘产生怨恨、愤懑的心情,嫉妒他人生而有之而自己努力了却没有得到的心情,则属于嗔。于是烦恼顿生。
佛教对于烦恼的解决办法有极为深刻的研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对治我执的办法即认识到无常的存在,认识到万事万物在不断衰减增生之中,不能把无常当作有常。正如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而笛卡尔在沉思中得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在佛教中仍然属于对追求智慧的执念。佛祖由于看到了空性而超越了追求智慧本身的我执,认识到一切都是虚妄的作用,而自生厌弃,认识到涅槃的存在。
二零二四年十一月三日
执痴